• 欢迎访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
  •    
 
   
新闻中心
行业要闻(166)
工作动态(498)
推荐资讯
亚洲地区可持续纺织业网络(STAR)和可持续贸易
2023-11-27
可持续贸易条款倡议项目“可持续贸易条款倡
2023-11-13
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携手中国纺联发布重磅
2023-10-18
孙瑞哲出任“可持续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一带
2023-10-17
 
探寻循环时尚的系统创新方案——昂高·可持续创新论坛在虎门举行
发布时间:2023-11-19 13:18:05    信息来源:本网
 

      双碳目标的全球语境之下,线性经济迈向循环经济的步伐加快,“循环时尚”日益强劲的势头,正驱动着纺织服装行业的生产要素重构、价值链条升级与商业模式的变革。

      11月17日,2023世界服装大会——昂高·可持续创新论坛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举办,论坛从循环时尚的创新路径、循环回收利用方法、绿色供应链建设、商品数字化等视角,探讨了全球产业链绿色合作的新方向,为世界服装产业的循环时尚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陈大鹏、中国纺织建设规划研究会会长冯德虎、中国纺织印染协会会长陈志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谢方明、虎门镇副镇长曾伟等领导及嘉宾出席。论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可持续发展项目主任胡柯华主持。


协力实现可持续时尚愿景


      可持续发展是什么样的发展?在以《循环经济与可持续时尚》为主题的致辞中,全球可持续时尚周CEO、意大利纺织与健康协会CEO Vittorio Giomo表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以用预防和治疗两个词来解释,其中,认证、循环经济和企业社会责任是支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他进一步阐释道,“再循环”是可持续时尚领域中最有前途的发展理念,在建立时尚产业经济闭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回收再利用、过度消费、社会文化和行业创造升级的特性和影响,从资源的生产、消费、回收一直到处理的整个周期形成闭环。“可持续时尚的目标,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共同实现。我们希望在整个行业中,所有人都能够分享对可持续发展的愿景、经验、技术,这样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成为真正的长远目标方向。”

 

共探绿色时尚的创新路径

      “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只有拥抱循环经济和可持续性,降低在设计、制造以及使用阶段造成的环境影响,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昂高纺织染化业务部可持续发展总监及欧洲品牌负责人Lee Howarth在《纺织染料助剂的循环之旅》的分享中指出,目前行业发展面临着水资源使用、全球可持续供应链滞后、化学品使用、消费者循环理念等关键性挑战。他呼吁应该使用循环性的材料,从产品设计开始积极做出改变,并以将天然植物边角余料(如树叶或坚果壳)和纺织废料制成染料的EARTHCOLORS、FIBERCOLORS品牌为例,希望未来能够以更加可持续的方式实现从源头到使用到回收的完整的闭环,真正实现绿色循环。



 

      在《什么是“循环时尚”的可评估和可测量工具?》的分享中,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循环纺织倡议CTI3.0负责人Irene Martinetti认为纺织服装行业节能减排潜力巨大,摸清“碳足迹”对于推动纺织服装产业绿色转型有重要意义。围绕材料加工、材料处理、循环经济投资等行业问题,她指出,面对当前的环境挑战,行业需要更多的纺织企业共同支持和发布绿色低碳愿景及行动举措,制订循环经济的指标。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希望能帮助更多纺织服装企业积极投身到低碳产业、低碳技术的研发工作中,优化材料使用和资源的使用,让绿色低碳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新名片。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项目规划主任王茜在《纺织价值链的可持续性和循环性--全球路线图》的分享中表示,纺织服装产业的消费群体、消费市场、销售模式都在发生变化,为应对这些变化、推动全球可持续性和循环性发展,联合国环境署推出了全球路线图的三大目标,一是扩展循环商业模式,从中获取更多的行业收入;二是促进可循环消费,消除鼓励过度消费的信息;三是在整个价值链当中降低整体化学品的使用。此外,联合国还甄别出了四大关键利益相关方和九个基础的板块。她强调,实现循环经济需要相关方通力合作,从设计做起,共同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应让纤维、纺织品和服装在设计、生产、使用和循环的过程中发挥最大价值,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主任阎岩在《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循环创新展望》的演讲中围绕中国在循环经济领域的责任和做法,提出了中国新纺织经济五大目标以及时尚循环创新的重点路径,并着重分析了废旧纺织品循环再利用堵点、废旧纺织品资源价值核算、纺织品梯度利用的技术模型三大重点问题。她进一步介绍道,中国纺联发起了中国可持续时尚周、旧衣零抛弃、中国纺织品循环创新研究等项目,为中国时尚循环转型提供了有效助力。

 

推进供应链低碳循环发展

 

      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姜龙春在《佳人化学法永续循环再生》的分享中围绕佳人集团发展、行业背景、循环技术、价值实施四个方面对佳人化学法进行了全面的解读。他指出,随着低碳消费观念和可持续需求的增加,纺织品循环利用已成为纺织工业原料供应的重要策略。佳人新材料作为行业领先的化学法循环再生聚酯企业,现已完成了从再生DMT、再生切片到再生纤维的化学法再生聚酯产品的差异化应用布局,佳人化学法再生技术能够有效降低对石油资源的依赖和行业碳排放,以此为核心的佳人“GREENCIRCLE ®”也正与产业链关联方深化合作,共建“回收—再生—再循环”生态圈。

      在《从绿色消费到绿色供应链的可持续未来》的分享中,迪卡侬中国可持续发展变革负责人夏艳宏对迪卡侬垂直整合的全产业链布局进行了解读。她介绍道,迪卡侬中国以线上线下渠道为消费触点沟通生态设计产品,通过发起二手童车、可重复穿线的羽毛球拍、充气立式浆板租赁等活动,倡导消费者循环使用运动产品,让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消费潮流及生活方式,同时还携手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伙伴,为生态设计建立了一个从原材料、染色到生产、物流、终端销售的全生命周期流程。未来,迪卡侬将进一步推动可持续消费、发展低碳供应链和低碳物流,助力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打造纺织循环经济解决方案

 
 

      伊士曼Naia™纺织品全球可持续发展负责人 Claudia de Witte在《在纺织产业中构建更好的循环体系以及分子回收法如何做出贡献》的分享中介绍道,伊士曼的核心碳再生技术,能够将材料分解成基础分子单体,实现分子层面的再生,对终端材料的品质、性能及外观毫无影响。Naia Renew使用的可持续木浆和环保醋酯纤维素纤维,使原本难以回收利用的废弃材料创造出新的价值。作为全球可持续纤维行业领军者,伊士曼将始终坚持将可持续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努力创新研究可大规模生产的循环解决方案,让可持续纺织品触手可及。

      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图灵深视创始人&CEO唐平在《AI驱动的商品数字化—释放万亿二手循环经济市场》的分享中表示,通过标准化、数字化应用,品牌可以在销售过程中确立共识、消除信息差,其中AI鉴定作为AI时代循环经济的“蒸汽机”,无需主播和品牌背书,极大地提高了循环效率。他介绍道,AI鉴定是基于强化学习(RL)+博弈对抗的数据生成框架,现已应用于负样本数据缺失。凭借这一技术优势,图灵鉴定已实现从深度数据到深度模型的转型,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助力,并与众多知名平台和品牌达成合作,实现了循环经济的价值突破。

 
 

      在《绿色金融,加快纺织行业绿色转型》的主题分享中,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部气候事务总监袁圆指出,汇丰集团的目标是力争在2050年实现“零碳”融资和投资组合,协助客户实现投资组合多元化和绿色转型,对于纺织行业来说,最主流的是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关的金融产品。她指出,汇丰将在充分理解企业转型的现实条件和挑战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减排目标、加速转型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对企业信用的影响等因素,帮助企业设定与科学减排路径相一致的预期目标。汇丰集团期待通过未来能够和更多的纺织服装行业的伙伴合作推广,以绿色金融之力助推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世界服装大会着眼长远目标和现实需要,凝聚国际共识与创新实践,为开展全方位互利合作搭建新平台、开辟新前景。为表彰企业对2023世界服装大会——可持续创新论坛的大力支持,阎岩为昂高化工(中国)有限公司颁发了特别贡献奖昂高化工(中国)有限公司代表在采访中表示,昂高将在未来不断探索在产品配方中使用更多天然和可再生的原材料的方法,通过提高最终产品的可回收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促进物料循环,提供可以安全使用、符合环保法规的新型耐久防水剂解决方案。

      循环时尚是纺织服装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亟需讨论落实的重要议题。本次论坛聚焦可持续创新和循环经济,分别从评估工具、标准建设、技术创新、AI数字化、绿色金融、消费等多维议题,推动“循环”成为新时代时尚潮流的生活方式,为行业向可持续时尚发展提供了创新动源。

 

论坛回放正在剪辑中,欢迎扫码预约收看回放。

 


 
 
 
联系方式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北大街18号中国人保寿险大厦815室 100027
电话:010 8522 9681 / 010 8522 9159
邮箱:CSR@ctic.org.cn / SDG@ctic.org.cn
关注我们
  京ICP备10009259号-18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5469号   |   版权所有©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  
Baidu
map